close

數周前看過一個Jolin蔡依林的娛樂新聞,正值她"怪美"專輯發布前...
大概是這麼說的,她覺得寫日記很能夠抒發當下的情緒也能在事後review自己。所以很鼓勵歌迷們也可以養成這個習慣
雖然我不是她的歌迷,但我覺得文字真的可以代表很多在某些時候...(不過懶惰如我,還是常常就直接跳過)
這次,其實也是突然想寫下什麼就寫了...

起因是這樣的,留了大概3年的頭髮,好不容易終於留長,想要在農曆年前來個捲髮造型
但因為現在的髮廊若是以我的長度(腰際)大概都要3,000元以上
覺得這筆開銷很大,想要撿便宜...再爬了區域的文後,找到一間新朋友體驗燙髮的優惠
內文大概是,燙+減依長度分,S:2,000/M:2,300/L:2,600,每天限量3人報名。
這時,貪小便宜的我覺得如果2,600我還可以接受,加個簡單的護髮,大概3,000吧(自以為的心中盤算...)
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的1/10立刻訊息店家,店家馬上回說1/11可以馬上用。
所以我也就很阿莎力地報名了...

當天開始的一切雖然不完美,但尚可
不完美的地方
1.設計師大概問了我要用怎樣,我回答中大捲度,之後就想要直接做。反而是我還提醒她,有在網路上找了店家幾張作品照片,提供給她看。-->一般不都是設計師會問要不要參考雜誌,會給些照片參考嗎?
2.價錢的部分也是我主動詢問,她都沒有要提的意思。(雖然護髮的價錢貴得有點我無法接受,但這點我覺得也是要看每間髮廊及材料啦,所以這點不計入。)
3.洗髮沖水過程中,沒有用阻隔的紙或手擋住髮際處,直接讓蓮蓬頭的水從頭滑落到臉上!一次純洗髮,一次把燙髮藥水洗去,共洗了二次都是這樣!-->這點我覺得很不專業
在上捲子的過程中有發現設計師技術不太熟稔,常常捲子第一次都上不好要重上第二次。操作機器時感覺也沒有很熟稔...
不過,整體的捲度我要的。雖然燙完好像不太適合自己,不過那應該是自己的問題,不能算是設計師的錯。所以整體髮型還是有個75分。

前面鋪陳許多,其實想要講的是
在最後要結束時,她請了同事幫她架燈具 (這時候我就想說該不會是想東區某些髮廊一樣要拍成果照吧)
果不其然,她結束時僅僅跟我說那我們移到旁邊拍張照吧 (很輕描淡寫,完全沒問消費者意見!!!)
當下我想說那應該就是像以前經驗一樣,拍個幾張當作品集吧(我了解設計師需要累積作品的心情....),所以我也沒說什麼還跟她說那拍完可以傳幾張給我嗎?
不過,原來不是僅拍了1-2張,而是一直拍,這篇臉側向我,眼睛朝下...那邊手放在髮際旁,手側一點...背面...正面頭低一點眼睛看哪裡....諸如此類的一堆動作...前前後後拍了不下20張
本來我就不擅長拍個人照覺得不自在,又拍了至少有10幾分鐘吧...老實說當下心中OS到底結束了沒有啊~~
雖然覺得不耐煩,我還是有開玩笑說了一下,原來拍個髮型也要注意那麼多啊,這麼多枚枚角角。設計師還說,對啊,而且他是新人要累積作品之後才能讓大家認識...

坐車回家的路上我左思右想覺得不太對
1.店家到我居住那區插旗1年多,為了增加知名度。打出新朋友不指定設計師體驗價。結果根本是給新的設計師練手的機會。
以這間店來說,原價依我的長度是3,800。店家有儲值1萬元,做任何消費都有85折,所以是3,280。就算用原價好了,差800就可以指定設計師消費...
2.設計師要累積自己的作品我可以也充分能理解,但都不用事先詢問消費者意願嗎?說拍就拍。我想多數消費者都不會反對居多,但基本禮貌不用有嗎?
而且也不是拍個幾張而已,是拍幾十張照片換了幾十個pose,這就有點過了吧。雖然我是素人不明星,但我的肖像權難道就不值錢不用重視嗎?
網路上偶爾會出現"徵髮型模特兒"的文章,那些大部分都是for新進設計師或預備設計師練習使用,模特兒是免費或僅需負擔材料費...
反觀我這樣,以為省了錢,但一來被當成練習對象二來又隨意拍了無數張照片...我不是沒有花錢消費耶,花的錢也不是比原價少一半以上,總之越想越覺得自己反而吃虧

當然我可以了解店家想曝光增加知名度,也是抓緊像我這種貪小疑惑想省錢的消費者心態,但這種作法雖實在感受不好...而且對於新進設計師的對客之道好像要再教育吧...(坐了4-5個鐘頭,也沒有問要不要加茶...)
雖然造型呈現OK,但感受著實不好是真的。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下次再訪的機會了就是...
這次給了我算是一記當頭棒喝,也讓我記得要更尊重也保護自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llie 的頭像
    Ellie

    Ellie

    El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